工地大屏系统




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,传统工地管理模式在效率、安全、质量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。为提升工地管理水平,保障工程顺利推进,智慧工地系统应运而生。它融合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先进技术,实现对工地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各要素的全面感知与智能管理,推动建筑施工向智能化、精细化转变。
一、建设目标
提升施工效率:实时监控施工进度,合理调配资源,优化施工流程,减少窝工和资源浪费,缩短项目工期。
强化安全管理:实时监测工地安全隐患,如人员违规操作、设备故障、火灾风险等,及时预警并处置,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。
保障工程质量: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质量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,严格把控质量标准,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。
优化资源管理:精准掌握人力、材料、设备等资源的使用情况,合理安排资源采购、调配和使用,降低成本。
实现协同管理:打通项目各方信息壁垒,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,提高沟通效率,保障项目高效推进。
二、系统架构
感知层:部署各类传感器和智能设备,如摄像头、安全帽定位传感器、塔吊运行监测传感器、环境监测传感器、智能电表、电子地磅等。这些设备实时采集人员位置、设备运行状态、环境参数、材料重量等数据,并传输至网络层。
网络层:搭建有线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通信网络。有线网络采用光纤,保障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高速率,用于关键业务数据传输;无线网络借助 5G、Wi-Fi 等技术,满足移动设备和分散传感器的数据传输需求,实现数据实时传输。同时配备网络安全设备,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。
平台层:构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,包含数据中心、大数据分析平台、人工智能引擎和应用支撑平台。数据中心集中存储各类工地数据;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,提供决策依据;人工智能引擎实现智能识别和预测,如人员行为分析、设备故障预测;应用支撑平台提供数据接口、权限管理等基础服务,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和应用开发。
应用层:开发面向建设单位、施工单位、监理单位等的各类应用系统,包括人员管理系统、设备管理系统、安全管理系统、质量管理系统、环境管理系统、物料管理系统和协同管理系统等。这些应用系统通过可视化界面展示工地信息,方便各方操作和决策。